English

一个版本爱好者的猜测

2001-03-2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郑庆山 周 力 我有话说

2000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曹立波,在该校图书馆善本室,查阅有关《红楼梦》东观阁本的资料时,发现了一部《红楼梦》旧抄本。题名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”,两函16册,80回。有脂砚斋的眉批和侧批,有朱批,也有墨批。经专家鉴定,认为与北京大学所藏庚辰本一致而有异文,同时也存有一些疑问,有待查考研究。

看来,几乎未披露任何实质性的内容。因此,仅据上述一点一滴,只能提出几点皮毛之见。

第一,此本乃早期抄本。现存早期抄本,只有甲戌本、己卯本和庚辰本,皆题名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”。中期抄本题名“石头记”,如蒙府本和戚序本。晚期抄本则题名“红楼梦”,如杨藏本、舒序本。此本题名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”。早期抄本有脂批;中期抄本脂批不全,且混入他人批语,如蒙府本和戚序本后四十回无脂批,羼入立松轩的八百三十余条批语。晚期抄本将脂批删除,如舒序本、郑藏本。此本有脂批。早期抄本之批语,有朱批,也有墨批,如甲戌本、庚辰本、靖藏本,中晚期抄本皆为墨批。此本之批语为朱、墨两色抄写。此本只有眉批和侧批(?),亦似早期版本现象,他本则多出总评和双行批注。(报导文章用“等”字,似乎也有这两种批语。)

第二,此本不是甲戌本。甲戌本开卷便是“凡例”五条,律诗一首。他本则无“凡例”,仅将其第五条并入第一回的“楔子”,删去了那首七律。此本有无“凡例”虽不得而知,但从本子的规格大于甲戌本来看,已显示出二者之不同,甲戌本每四回一册,而此本每册则是五回。

第三,从外观看,开本大小,封皮装帧,极似己卯本和庚辰本。己卯本第五回首行缺30字,第十六回末鬼判训斥小鬼的话佚去21字,而庚辰本皆不缺。专家们认为与庚辰本一致,想必此本不缺这些文字。

第四,此本似晚于庚辰本。己卯本和庚辰本原缺第64回和第67回。从第67回原著比较粗糙来看(列藏本此回最接近原著,与他本相校,几毫无修改),系抽出修改。此本不缺,可能为后来补入,如己卯本即如此。如果第67回的回目是“见土仪颦卿思故里,闻秘事凤姐讯家童”(程甲本,高鹗改写本),而不是“馈土物颦卿念故里,讯家童凤姐蓄阴谋”,就更是抄补无疑。己卯本和庚辰本每10回为一册,每册前有分册目录一纸。而此本则为五回一册,也是晚于己卯本和庚辰本的迹象。

第五,如果第一回“英菊”(己卯、庚辰)作“英莲”,那么,此本应略早于今之己卯本和庚辰本。第75回首批语页是否有“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,缺中秋诗,俟雪芹”之题记?同时是否有此回草拟之回目“开夜宴发悲音,赏中秋得佳谶”?这是关于丙子本的记录。因为庚辰本有此记录(己卯本缺此回),沿袭丙子本而来。故即使有这样的记载,也不见得就是丙子本。如果是丙子本,则正文前应尚无回目(庚辰本已补齐)。如果真的没有回目,而仅有题记,便可确认作已佚之丙子本。那才是二百四十年来的重大发现呢!

第六,不知此本是否避“祥”、“晓”等家讳,如第78回《芙蓉?》的末尾“成礼兮期祥”之“祥”,是否缺末笔。如果它不避“祥”、“晓”新老怡亲王的家讳,它便应早于怡府本,虽然也可能是在辗转传抄中泯灭的。

第七,当然,到底是不是庚辰本或己卯本,人们自然不会忽略此二本的回前题记:己卯本第四册题曰:“己卯冬月定本”,庚辰本第五至第八册题曰:“庚辰秋”或“庚辰秋月”“定本”。此本有无此项题记,竟未见报道。真是晦莫如深。当然,关键是正文文字。既然说与庚辰本有异文,便不是影抄之庚辰本。据笔者的经验,现存十三种抄本(甲戌、靖藏、己卯、庚辰、蒙府、戚宁、戚沪、有正、杨藏、列藏、舒序、郑藏、梦序),几乎无一本是没被后人改过的。此本当不例外。如果与庚辰本比对,其文字亦必早晚互见。此恐怕正是专家们尚“存有一些疑问”之处吧。

第八,从照片看,书品纸张颇新,或抄写时代较晚,或保存得好,或摄影印刷之故,难以断言。

第九,殷切地期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早日出版此书。在此书尚未出版之前应通过新闻渠道,对其做出具体翔实的报道,以供研究,方不负重望。

在没有见到原本的情况下,连片断的原文复印件也没有,所据仅是《北京青年报》(2001年2月28日第16版)的简短的未披露任何实质性内容的报道,拙男试为无米之炊,当然只能加以臆测。明知多半是空话,而难以已于言者,性急故也。余日不多,只争朝夕。或者对专门的研究者能提供一些线索,有参考作用,也就不计深浅工拙,率尔操觚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